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乡村行·看振兴】高台:“玉米链”精耕深拓 锻造产业“金名片”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鑫 发布时间:2025-10-15 16∶52
字体:【 打印

金秋时节,走进高台县的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浓郁的玉米清香扑面而来。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分拣、烘干、包装,确保每一粒“金种子”走向市场。近年来,高台县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同时,全力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向“育繁推一体化”迈进,形成了集品种选育、亲本扩繁、规模化生产、加工物流与品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使“高台良种”成为闪亮的产业名片。

产业兴旺,龙头引领。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已在甘肃省内建立长期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年生产优质种子超1000万公斤。“今年公司在张掖区域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近2万亩,收获与收购已全面完成,加工发货正有序推进,预计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吉龙介绍,目前发货量已达3000余吨。

科技是种业创新的核心引擎。隆丰祥公司坚持商业化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双轮驱动,将品种选育与高产、专用、抗逆等性状紧密结合,在甘肃、河南、海南等地建成5个玉米科研育种站,推动种子生产迈向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今年,公司先后取得全国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A证及进出口种子E证,标志着其生产经营范围拓展至全国,并具备了“走出去”的资质。

“双证的获得是机遇,更是责任。”张吉龙表示,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全国科研院校的合作,精准选育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玉米新品种,联合优势企业开展生产,携手核心经销商推进市场开发,为保障国家种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高台县紧扣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筑牢“生产链”基础,强化基地建设;拓展“创新链”效能,加大科研扶持;提升“价值链”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布局,促进三产融合。目前,全县拥有玉米制种企业8家,建成各类烘干线15条、包装生产线12条,玉米种子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设计年加工总能力达19.2万吨。全县玉米制种面积已连续十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均产值超过4亿元。

从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到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高台县以一粒粒“金种子”串联起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的“黄金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